公益讲座-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公益讲座

秦荣光:传统文化塑造完美人生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7-20

讲座期次:《让你的子女完美成长》系列讲座第三讲

讲座主题:传统文化塑造完美人生

人:秦荣光

主办单位:平凉市图书馆

承办单位: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讲座时间:2017年11月26日下午 2:30

讲座地点:平凉市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

请点击如下 PPT文档,选择“直接打开”观看,或者选“下载”收藏

  传统文化塑造完美人生.pptx

(温情提示:因文件较大,打开可能需要1-5分钟,请您点击后耐心等待!)



传统文化塑造完美人生

——《让你的子女完美成长》系列讲座之三

2017.11.26

一、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1. 什么是文化

文:指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

人文:自然现象经过人的认识、点化、改造、重组的活动就称为人文活动。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 较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易·贲(bi)卦·彖(tuàn)传》: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化就是“人文化成”之意,这大概就是文化一词的起源吧。

当然,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既

文化的广义概念: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就是说,从广义上讲,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而人们常说的文化主要指的是精神层面,这就是文化的哲学定义。

文化的哲学定义: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文化的内容:文化是广泛的知识并将之活学活用与根植内心的修养。

由此可见,文化主要指的是精神的传承与内心的修养”。 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民族的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2.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中国古代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亦称华夏文化、华夏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中国传统文化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等等。之后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绘画、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等。

二、 怎样的人生才能算做是完美的人生

   1.关于人生

《汉语词典》的释义主要有两点:(1)人一生中的活动;(2)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是一个非常复杂、充满风险和各种变数,而又尽享人间幸福欢乐的过程。这当中我们必将经历波折坎坷,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人生。

由此说来,绝对完美的人生是不可能存在的。但任何人的一生,都经历了一个由稚嫩到成熟到老练的过程。虽然各人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定位的认识不同,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随着岁月的推移和认识的变化,其一生中各个阶段所追求的目标也随时会发生变化,但无论如何,人人都是在不断的追求、不断的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度过的,都在努力追求着自身的完美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完全有必要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引导青少年和社会上的所有人尽力向着完美的人生目标努力前进。这是历史赋予当代学人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我们必须孜孜不倦的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2.怎样的人生才算完美

虽然说人生的完美与否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但大致应包括如下方面。

1)家庭和乐,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2)活的有尊严,得到别人的尊重。

3)有品德,有教养,有知识 ,有文化。

4)生活有自己的目标与追求。

5)有坚韧的性格,有一份值得奋斗终生的事业。

6)自信、乐观,有很好的心态,精神愉快。

7)拥有健康。

8)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不带任何遗憾。

当然,还可以列举很多。但即使要达到如上目标,也是很不容易的。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上述结果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寻求答案

三、 传统文化塑造完美人生

(一)孝道是完美人生的基石

(二)仁爱是完美人生的根本

(三)自强是守身立命的保证

(四)无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五)善行是福报的源泉

(一)孝道是完美人生的基石

   1.孝道与孝道文化

何为孝?中国辞书之祖《尔雅》(十三经之一)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晚辈<儿子、孙子、侄子等>对前辈爱护、尊敬,做有利于前辈的事情,应该就可以称得上孝顺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何为孝?善事父母为孝(中国辞书之祖《尔雅》)。子爱利亲谓之孝(汉代贾谊的《新书》)。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支通“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戮:羞辱),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孝道文化:指孝敬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文化。

孝道文化的内容: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等。

孝经开宗明义章语:子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由此可见,孝道文化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我国传统文化始终把孝道放在人们品德养成与行为准则的首位,正所谓 “百善孝为先”。

   2.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

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只有践行孝道才能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

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教育子女。《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子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是根本,而“孝道”的教育又是根本中的根本。

正确的教育将从这里生起,因为“百善孝为先”,孝门一开,百善皆开,别的德行自然就会建立。

一个时时能心怀对父母的孝敬与感恩的孩子,他的学习还需要我们象现在这样去监督、去担心吗?并且一个孩子真诚的孝心一旦被打开,他的智慧也将同时生起,再去学别的知识技能时,也就更顺畅、更水到渠成了。所以教育子女务必专注于“教孝”这一重点,而不求博求杂。

3)融合家庭。践行孝道,可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

4)爱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

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5)凝聚社会。孝道思想可以规范社会行为,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社会和谐。

6)塑造文化。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且经久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孝道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而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孝道文化。

   3.孝道的衰落于现状

近代以来,传统文化被当作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而遭到全盘否定,孝道文化遭遇全面打击。当前社会中孝道缺失的现象尤为严重。(如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食不果腹、无人照看;子女虐待老人;子女为争夺家产恶意伤害老人等等)。实例(略)

一个不讲孝道的家庭是最不幸的家庭,其家庭成员也不可能具有完美的人生。

1)老者饱受生活折磨和精神摧残,抑郁而终。

2)子女上行下效,必然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不可能成长为德才兼备,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将来也可能紧步前辈后尘而不得善终。

   4.践行孝道,从自身做起,从娃娃抓起

因为“身教胜于言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1)孝敬父母,尊敬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

2)从我做起,身体力行践行孝道,引导孩子学会孝顺与感恩,不溺爱娇惯孩子。

当我们要求孩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我们对父母公婆以及长辈首先要做到。因为孩子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您在他的面前演出怎样的人生,他的将来就是怎样的人生,您是如何孝敬您的双亲,将来他也将如何孝敬您。

3)采用生日启发、亲师配合、夫妻配合、全家教育原则一致等方法引导孩子学习和践行孝道。

A.用生日启发诱导孩子。为人父母者在自己生日当天,带上孩子看望自己的父母,帮老人做家务,感恩母亲给我生命,教导孩子知恩、感恩、报恩,让孩子明白父母养育他的不容易。

B.亲师配合。“孝道”与“师道”同样重要,家长要经常和孩子的老师充分沟通,互相配合:孩子出门上学前,父母要常叮嘱孩子“到了学校一定要尊敬老师,因为老师给了你慧命,老师很伟大,也很辛苦”孩子离校前,老师要常教导“你们回家后必须好好地孝敬父母,听他们的话,因为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难以回报,恩重如山”。如此,即可进入“孝亲尊师”教育的良性循环。

C.夫妻配合。父亲和母亲在孩子面前时,千万不能说对方的坏话,而是应该互相称赞对方的辛劳和付出。请告诉您的孩子“你不孝敬我倒没什么,但是如果你不孝敬你的爸爸(妈妈)那就太不象话了!因为他(她)把你养育大实在是太辛苦、太不容易了!……”当然这样教导孩子时请务必真诚、恳切,且注意把握时机。

D.全家教育原则一致。父亲、母亲和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伦理道德教育的原则达成一致、形成共识,有唱“黑脸、红脸”(如严父慈母)的分工,但绝不能互相拆台。形成一致的最好途径和方式,就是全家一起学习、落实《弟子规》。

4)通过讲孝道故事、观看德育动画片,以及学习其他经典和历史故事等等,启发诱导,培养孩子的孝心与孝行。

如常给孩子讲《中华孝道故事》等启迪心灵的古圣先贤事迹,或带孩子共同观看《中华德育故事》、《二十四孝》等德育动画片。

5)教导孩子礼仪、礼貌。如在饭桌上一定要注意长幼有序等。“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这是中国几千年“天伦之乐”的和谐画卷。而今天则刚好相反:不是晚辈恭敬长辈,而是父母“孝顺”儿女。原本长幼有序的人伦不知从何时起被打破、颠倒?——从家长对子女前所未有的溺爱开始,从饭桌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争先恐后地给孩子碗里夹菜开始。谁在家里最大?谁的碗里最满?所有人都在为谁服务——孩子!这样的骄宠会让孩子养成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我优先得到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用的是天生的权利,大家都围着我转是天经地义的,我想要怎样就怎样。

不光是在家里,在任何地方都要以长辈为中心……第一筷子的菜应该夹给在座最年长的人,或是夫妻互相夹给对方,而不是给孩子,另外大人没有上桌用餐时,告诉孩子不能自己先吃。最重要的,还是父母要先做到,做孩子的榜样。

6)教会孩子基本的劳动、生活技能。“习劳知感恩”,使孩子学会感恩和珍惜。

而不是告诉他“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都不用你管”。因为“习劳知感恩”,孩子只有亲身参与了家务劳动,才会真正明白父母的辛苦和恩德,才会知道感恩和珍惜。而且孩子从来不缺乏付出的热情和真诚,往往是我们将他树立德行的这条大道人为截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尊敬、爱护和关心天下所有的老人和儿童,才能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才能升华出高尚的爱国之情。也才能造就出品德高尚的一代新人,使天下儿女皆成栋梁!

(二)仁爱是完美人生的根本

1.仁爱的定义: 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即谓之仁爱。语出《淮南子•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伦理学说的根本。《弟子规》中有“泛爱众,而亲仁”之语。《论语》提出“仁者爱人”。仁即是爱。“仁”由“孝”生,是一种发自内心,发自家庭又超越家庭,延及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自然、宇宙的普遍的爱。“仁”体现的这种由里及外、由小及大的爱,是适合用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的道德准绳。

2.仁爱的内容及作用

1)父慈子孝与兄友弟恭之爱。

“孝悌”。仁爱是以家庭关系为出发点的,带有血缘关系的爱。也是 “家和万事兴”的道德基础与根本保证。

(2)对他人、社会、国家的爱。

(3)仁爱通过对他人的“信”和对国家的“忠”,在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也体现了儒家向来看重的对他人、社会、国家的强烈责任感和迫切使命感。

(3)仁爱是以宇宙体系为终结点,调和物我关系的爱。

《论语》中把仁爱提升到了对人类、自然、宇宙普遍的爱的高度。这种仁爱起发于家庭内部、延伸到社会体系,又进一步推而广之,纳入了自然宇宙这个永恒的体系。

3.仁爱对完美人生的意义

1)有仁爱之心者,必善于助人。当你帮助了别人,你会觉得体现了你的一份价值,心中一定会十分高兴。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敬人者也必然得到别人的尊重。爱人敬人者必定会经常保持好心情,也才能活的更加有尊严。

3)爱人助人者在遇到困难时,得到别人帮助的机会就多,就会顺利渡过难关,走出困境。

4)仁爱之心能让你真诚善良,热爱生活,喜悦快乐,对未来充满希望。

5)有了喜悦的心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百邪不侵,健康长寿。圣人所谓“仁者寿”,正是这个道理。

4.让你的子女成为仁爱之人

1)营造充满仁爱的家庭氛围。一个生活在充满浓浓爱意家庭中的孩子,更懂得去如何爱别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出孩子的仁爱之心,父母就应该先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出自己对家人的爱,给整个家庭营造一个温馨的充满爱的氛围,让孩子在这种熏陶下做一个懂爱会爱的人。

2)为孩子提供奉献爱的机会。父母不要剥夺孩子奉献爱心的机会。多给予孩子一些表达自己爱心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渐渐增长自己的仁爱意识。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做出一些对父母表达爱的举动,这时父母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热情,不要剥夺孩子表现爱心的机会。孩子通过这些活动,一是可以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关爱,二是可以收获到温暖的回馈,这些都可以激励孩子的爱心成长。

3)让孩子学会为他人着想。为他人着想,就是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是学会爱人的第一步。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为他人着想,就要先把别人放在自己心里,从内心里尊重他人的生活态度和习惯,体会到他的痛苦和需要,然后才能提供自己爱的帮助。培养孩子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就是要孩子改掉以自我为中心、事事都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坏习惯。父母要告诉孩子,只有真正为别人着想,付出的爱才更会深入到别人的心里,让人获得真实的感动,帮人走出闲境。

4)鼓励孩子的爱心举动。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仁爱之举,父母要给予鼓励。当自己的孩子表现出一些很好的爱心举动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去打击孩子的热情,而应该积极地鼓励并给予孩子表扬,这是强化孩子仁爱之心的好方法。

5)让孩子学会文明礼貌待人。孩子仁爱之心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讲文明,懂礼貌。孩子在讲礼貌的时候,也就是在爱人、尊重人。父母要教会孩子相应的文明礼仪,让孩子先从外在形式上做一个有素质的人。文明礼仪就是出于要爱人、要尊重人才设立的,文明习惯表现出来的是对人的尊重和爱。父母要想孩子具有仁爱之心,就要让孩子遵守相应的社会习惯,做一个尊重他人,也得到他人尊重的孩子。

(三)自强是守身立命的保证

《周易•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人生价值的必备条件;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努力学习、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只有自立自强的人,才能养成坚毅果敢的性格,才能有自己的生活目标与终身追求的事业,也才能有所建树,从而得到别人的尊重,活得有尊严,活的开心快乐。

如何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精神呢?

1)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父母不要什么都大包大揽,孩子只有在独立做事中,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抗挫折和困难的意志,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面对以后的困难,独立生活要从小事着手,如自已上厕所、自己吃饭到长大以后自己做饭,洗衣等,总之孩子能做的自己绝不插手。

2)逐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家长要大胆表扬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中,要加以鼓励和表扬,使孩子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要适时引导,找处失败的原因和具体的办法,帮助孩子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3)树立坚强的品格。在孩子遇到困难想退缩的时候,要对孩子说你行的,你一定行的,比如洗衣服,在孩子第一次没洗干净的时候,要耐心的教孩子洗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第四遍,直到洗干净为直,要让孩子想到我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好的,而不是叫孩子简单的放弃。

4)让孩子学习和了解自强不息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激励其自立自强、拼搏进取的精神。

5)让孩子树立坚定的个人理想,志存高远。并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6)教孩子学会扬长避短。扬长避短能增强自信,有利于帮助孩子战胜自身弱点,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向既定目标迈进。

(四)“无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1.道家“无为”理念的涵义

无为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基本含义是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潮流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也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而不人为做作,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应该摒弃妄自作为,要求按“道”行事,处世立命,远祸慎行,追求朴素节俭、清静寡欲。

道家的“无为”与儒家的“自强不息”并不矛盾。都主张顺应自然规律,有所作为,仅仅是基本理念和处事方式不同,但最终都将殊途同归。

2.无为的现实意义

无为而治,无论从治国理政还是个人生活的层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个人而言,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采用极简的生活方式。用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工作,修身养性,涵养品德,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

2)正确对待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无非就是成败得失,悲欢离合。在老子看来,一切都是道之所然。我既得道,心也自然,所谓成败,所谓悲欢,皆随他去,我自然,断不会有疯癫、轻生等过激之举。“所欲便少,顺天而行,所得便多,如此何恐幸福不大呢! ”

3)寡欲而不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微妙,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导致这些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过于强调功利,强调竞争。“无为”思想正是一剂良药。

4)善待他人。“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二十七章)不仅要求人们善待他人,而且要求无声无息,不被人察觉,这样人人皆自然,社会也会和谐。

5)强调生命的重要价值。“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十三章)即使遭受祸患,老子也认为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吾有身”.所以老子讲养生,自己也得长寿,庄子亦是如此。反观法家那些实干家、权术家们,如韩非、李斯,几乎都是死于非命。就从这一点上来说,老子的思想就有十分伟大的积极意义。

3.“无为而治”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1)“无为”之为——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用父母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如钱学森与儿子钱永刚)。而“为”之过度、经常按自己的意志对孩子过多的要求,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枉费心机。

着名科学家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他的家庭教育。钱永刚说他曾经问过母亲:“你和爸爸好像从来都没有管过我们兄妹?”妈妈很温和地说:“你不是很聪明吗,你不是会看吗?”钱永刚一直铭记着此话,也是看着父亲母亲如何去做,来对照自己的日常行为,检讨自己。钱学森夫妇不教孩子怎么做,而是要孩子看到父母的为人处世,让孩子在父母身上看到如何做人,这样耳濡目染,在“不教”中实现了最好的家教。——这便是家庭教育中的“无为而治”。

2)“无为”有“道”——顺其自然才能因势利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顺自然而为”。不盲目干预、替代,不热衷于过度“早教”,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因势利导,自然天成。

3)“善为”——学习“无为”的家庭教育艺术。

大为:把握全局,给孩子动脑、动手的空间;

不妄为:抓主要矛盾,把握孩子成长的大方向,不乱作为;

不言:在孩子面前少些唠叨,以自身的榜样引领孩子;

柔顺:接纳孩子的弱点与不足,避免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

无形:创设良好的家风和家庭生活情境,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馨和人际和谐。

4)营造家庭民主环境——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尊重孩子天性,遇事协商,只分析指导,不随便为孩子决定。

(五)善行是福报的源泉

1.善心善念善行,必得福报。

1)有善行者必有厚德,厚德者必定家门和顺,家道日兴,家庭成员定会福寿康宁。

《周易卦解序》(秦敬修)中说:“‘祸福无门,惟人自招’……故凡存桀纣之心,行桀纣之事者,必有亡国杀身之祸。存爱民之心,行救民之事者,必得天下之心。”

意思是说,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行善事者得福报,作恶多者必受罚。这一自然规律完全符合科学原理,绝对不是迷信。

先父常教育我们说:“孝顺生得孝顺子,忤逆养得忤逆郎”。为什么呢,因为你做的样子不同,结果也就完全不同。

《三字经》中讲:“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的是五代时的窦燕山,他一生中所做的济困扶危、重德行善的事数不胜数。例如他拾金不昧,挽救了难中人的生命;他省吃俭用出资办义学,培养众多贫家子弟成人成才;乡亲中有没钱办丧事的他就出钱给买棺材发送;有贫家女子买不起嫁妆出嫁的,他也出钱资助;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以德报怨。

窦燕山家有个仆人,盗用了二百贯(一千文为一贯)铜钱,仆人担心被发现,就自己写了债券,系在他十二三岁的女儿手臂上,写道:“永卖此女,偿还所欠的钱。”从此远逃外地。窦燕山见了债券,立刻将其烧了,收留了女孩,并在女孩长大后,选了佳偶,用二百贯钱把她嫁出去。后来仆人听闻此事回来了,哭着诉说以前的罪状,窦燕山也不追究。因此仆人父子画了窦燕山的人像,傍晚供养,早起祝寿。

据传,窦燕山八十二岁时,沐浴更衣,告别了亲戚,在谈笑中过世。他五个儿子和八个孙子,都尊贵显赫于朝廷。后世称颂教子有方的人都会说到窦燕山。

2)有善行者朋友必多,遇事当然会有贵人相助。

3)坚持善行者必得社会肯定,必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4)“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善良的好人遇到很多坎坷苦难甚至早逝,而一些作恶之人却荣华富贵乃至长寿的例子。

道教经典《吕祖说三世因果经》认为,善恶的因果会循环报应。

佛教经典《涅盘经》讲:业有三报,即现报、生报和速报。

“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业”,指人的行为、讲话和思想活动。业有三种性质:善、恶和无记。无记指非善非恶。)

虽然这些都带有宗教色彩,但这也说明了善恶各有报的自然规律,我们只需要了解和理解这里所倡导的理念,而无需深究其是否带有迷信色彩。

实际上,因为我们所生存的世界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我们古人的许多猜想在当时看就是玄学,就是迷信,而现在却已被科学所证实(如电、磁现象及顺风耳、千里眼等等)。

2.教育孩子一心向善

1)鼓励孩子多做善事。如礼物共享,助人为乐,捐赠钱物等等,以身边小事体会做善事的成就感。

2)引导孩子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关爱家人朋友,家人生病时主动问候、伺候或帮忙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当朋友有难时主动惦记或问候等等。

3)教育孩子不要作恶。当孩子面临作恶的考验时,教育孩子弃恶从善。(当然迫不得已的正当防卫除外)

4)通过故事感化孩子。孩子多听真善美的故事,会默化为内心的善念和基本行为准则,就会坚持做好事,消除欲做坏事的念头。

要让孩子有善心善念,作为家长,首先要一心向善,多做善事,不做损人利己的坏事。这样才可以积累善德,得到福报,并福及子孙。同时我们还应劝人为善,在人人心中撒下善行的种子,就会收获更多的善行。这样才能使社会风气得到净化,使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和谐,使我们周围的世界更加美好


264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会员登录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 主办单位: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陇ICP备18003001号-1    
  • 联系电话:18993355729   邮箱:3297571911@qq.com
  • 技术支持:甘肃星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09331505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