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第二届{爱国孝亲征文}奶奶-刘晓峰
花谢了再开,开了再谢。
一晃奶奶已经离开三个年头了,老人家如果健在的话,今年恰好是百岁大寿。回忆起奶奶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小时候奶奶曾告诉我,她的娘家姓刘,住在沂水集上。解放前,老外爷在集上开了几家染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家境殷实,是集上数一数二的大户。
俗话说:“富人染靛,穷人栽蒜。”染靛,就是指开染坊。用现在的话说,奶奶家是准富人了。解放后,老外爷家因为开染坊受到牵连,被戴上了“大地主”的帽子,从此奶奶一家人的生活一落千丈,家道中落。
奶奶自从嫁进于家,也开始了她一生勤俭持家之路。奶奶一共养育了五个儿女,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她拖着瘦弱的身体,以一位女性特有的坚韧呵护着子女,同爷爷一道支撑着家。
奶奶支起纺车、织布机,自己纺纱、织布、染靛,自给自足。全家老老少少的衣服,全靠奶奶自己一手操持。正是由于奶奶没日没夜地付出,才让父亲、大爷和姑姑们在人前穿得体面,日子过得温馨而有滋味。
奶奶平生吃素,说自己闻不得鸡蛋和肉的腥味。日后我才从她的只言片语中觉察到,不是奶奶不喜欢吃,而是老人家舍不得,她一直在苦着自己,亏欠着自己。那时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都很清苦,奶奶家也一样紧巴巴的。拉扯着五个孩子的奶奶,嘴里挪,肚里攒,尽量让孩子们吃得饱一些,穿得暖一些。
村南二里有一块荒地,三面环水,形似“孤岛”,因为位置较为偏远,长期荒在那儿无人问津。精打细算的奶奶独具慧眼,打起了它的主意,组织家人拓荒种田。年幼的我也扛了工具,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除草、刨土、播种。“孤岛”周围种上了黄花菜,中间则种了一大片经济作物——蓖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一段时间的雨露滋润,阳光亲吻,“孤岛”生机勃勃,郁郁葱葱。
奶奶顶着一块蓝色头巾,提着篮子采摘黄花菜。一边采摘,一边唱着她儿时喜欢的歌谣。看她的表情,像是回到了从前的快乐时光,
秋季,爷爷拎了一把镢头砍蓖麻,捆成半搂粗细,然后投进旁边的小河里沤。蓖麻在“三伏天”里沤得最快。捞起的蓖麻伴着腐朽的味道,奶奶一根一根剥去皮,洗净后晾晒在拉好的粗绳上。接下来,爷爷用他那双灵巧的手撮成麻绳拉到集市上卖。仅这一项收入,让奶奶家里生活改善了许多,也多年支撑着我的学业。这块“孤岛”富含“金矿”,日后顺理成章地成了奶奶家的“自留地”。
白天干了一天活的奶奶,晚上也闲不住,点上煤油灯纺花,奶奶的纺车和身影便投在墙壁上,我常在一旁看得入神,就像现在的孩子欣赏动画片一样。伴着“嗡-嗡-”的纺车声,奶奶手中的棉絮渐渐变成椭圆体的线垂,我也常在纺车催眠曲般的声音中酣然睡去。往往一梦醒来,如豆的灯光仍在摇曳,瘦弱的奶奶还在不知疲倦地纺花。
雪花飞舞的时候,爷爷用豆秸打成地铺,这种“床”堪比席梦思,暖和、舒适。尽管如此,奶奶怕我冷被冻着,常常会把我的脚放在她怀里取暖,并用手抚摸着我的脚板,说,娃儿脚板大了,又长个了。在奶奶的爱抚中,我像一棵小树渐渐长大。
奶奶良善、热心,一副菩萨心肠,大凡乡邻来家找到奶奶,借钱也好,借面也罢,奶奶从不推辞。“需要啥尽管来拿”。这是奶奶的习惯用语,也显示了她老人家为人处世的敞亮风格。不管人家欠了多长时间,奶奶从来不上门讨要。老人家理解乡亲们的生活境况,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舍张脸啊!据我所知,直到奶奶去世,还有六、七家乡亲的欠账没还上,最后都不了了之。
既是“大家闺秀”,奶奶多少受了墨香的熏陶,比较看重文化教育,甚至有点膜拜。奶奶自豪地说,她家祖上出过翰林,还立过牌碑,上边镌刻了皇帝的御笔。打此路过,文官要落轿,武官要下马。这对她来说,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啊!
令奶奶欣慰的是,在她的坚持下,父亲和大爷都上过学,识文断字,尤其是父亲,打得一手好算盘,远近闻名。最终父亲和大爷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后走上了工作岗位。
我是她最小的孙子,奶奶同样寄予了厚望。自打记事起,奶奶就给我灌输学习的思想,融入到我的骨子里,振奋我向上进取的精神。到了上学的年纪,奶奶用她精心织就的棉布,一针一线,亲自为我缝制了一个漂亮的书包,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它倾注了奶奶无私的爱和希冀的心。每逢我从学校捧了奖状回来,或者获得双百成绩,那时是奶奶最舒心的时候。她上下打量着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奶奶殷切的目光,成了我向上的动力。最终,我考上了大学,圆了自己的梦,也圆了奶奶的梦。
待我日后参加工作,应该孝顺奶奶的时候,却不料天意弄人,奶奶不幸瘫痪,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床前皆是大爷、姑姑和父母行孝伺候。望着躺在病上骨瘦如柴、呼吸微弱的奶奶,我悲戚万分而又无能为力,只能任由泪水默默地流淌。不久奶奶病情发展,医生无力回天,奶奶便在爷爷走后十年也辞世了,永远地离开了她疼爱的亲人。“孙欲孝而亲不在”,这是我永远的心痛。
苍天垂泪,大地凝咽。送奶奶上路时,全村老少都来了,长长的队伍。那些婶子、大娘眼里噙着泪花,数着奶奶生前的诸多好处,满怀悲痛地送奶奶最后一程。
奶奶的恩情似海,后人难忘,此情可待成追忆。作为后人,惟有感恩社会,好好做人,才能报答奶奶一二。
愿奶奶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