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征文-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爱国孝亲 >> 有奖征文

250第二届{爱国孝亲征文}孝行天下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9-14

  孝行天下

  (秋韵)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我和几个朋友,有幸参加了一个由私企老板举办的敬老宴会。这天,私企老板召集三个村70岁以上的老人到他开的饭店,免费为老人们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还有饺子。100多位老人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此情此景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充分说明了孝之原始意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开创者孔子在其思想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观点,“仁”是众德之总,而“孝弟”则又被视为众德之源、之总的“本”,其地位在整个传统理论中上升到了核心位置,同时确立了“孝”对于所有人的道德要求,“孝”也从此成为协调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并成为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

  舜是中国古代守孝的第一君主。舜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年幼丧母,父亲是瞎子。后来父亲又娶后妻,生一子叫象。从此后母常虐待舜,后来连父亲也讨厌舜。每当父母发狠心要杀死舜时,舜只好逃跑。可当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顾时,舜又回到他们身边,尽力服侍父母,还处处让着弟弟,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当舜在历山的农田耕田时,竟有大象跑来帮他耕田,小鸟飞来替他播种。后来,尧帝发现了舜,让舜协助自己来管理国家大事,并把帝位传给了舜。尧之所以选舜为帝位继承人,就是因为舜不仅有才干,而且是个大孝子。可见,把孝亲敬老视为最崇高的美德,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是自远古就沿袭流传下来的,并时代相袭。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孝治国”的王朝,汉文帝刘恒从小就奉行孝道。刘恒被封为代王时,生母薄太后跟随他住在一起。刘恒与母亲感情深厚,倾心侍奉母亲,尽力让她感到快乐和满足。然而薄太后身体虚弱,经常患病,连续三年都卧病在床。三年里,汉文帝每日勤理朝政,下朝后便衣不解带地陪伴在薄太后病床前。给太后煎好的汤药,他总要亲自尝过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唯恐药饵失调。那些日子里,汉文帝往往通宵达旦,陪伴在母亲身边。三年后,母亲的身体终于康复,他却由于操劳过度累倒了。汉文帝的仁义和孝顺感动了天下人,加上他治国有方,国家一派兴旺景象,与后来的汉景帝一起开创了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繁荣时代。在两汉时期,除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比如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都表明了朝廷的政治追求。

  为传承孝道文化,历代皇帝均采取褒奖孝行、劝民尽孝的各种举措。如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中,专门设立孝廉科名。《孝经》是整个封建时代国家规定的教材,开科取士的考评依据。小孩子从入学起,便从童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中诵读“首孝悌,次见闻”。此外,隋唐后的刑律皆将不孝列入等同谋反不予宽赦的“十大罪恶”之中。杀父母者历代皆凌迟处死。明律中,凡不顺从父母致使父母生气的事皆视为忤逆,可告于官,要打板子直至判刑。

  综上可见,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应该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扬这份优良传统。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每个做子女的都应遵循“行孝为本、扬孝为美”的道德准则,以实际行动践行孝道。趁父母还健在,及时尽孝,千万不能再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作者简介:

  张清亮,笔名秋韵,琴心秋韵,河北省邢台市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河北师范大学毕业,本科学历,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副秘书长,河北省文化名人文学院院士,邢台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邢台市文学学会副主席、秘书长,河北广播电视报特约记者、编辑,《文学作家》杂志社主编。

  喜欢写作,尤其擅长散文写作,作品感情细腻,文笔清新。在职期间,负责单位新闻报道工作,九十年代以来,在《河北日报》、《邢台日报》、《牛城晚报》、《邢台教育》、《邢周报》等报刊杂志撰写新闻、报告文学、专题报道等300余篇,文学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发表。2018年度散文《远去的黄鹂鸟》入选《河北省精品文选》一书(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散文《秋语》发表在《散文风》2018年第4期上。2019年6月,诗歌《春雪》(外一首)入选《中国诗歌大典》一书(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获“2019年优秀诗人”称号。

   

  联系电话:18830931698

  职    业:邢台市第六中学教师(退休)

  家庭住址:河北省邢台市中兴西大街顺泰家园2号楼三单元201

  邮    编:054000

264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会员登录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 主办单位: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陇ICP备18003001号-1    
  • 联系电话:18993355729   邮箱:3297571911@qq.com
  • 技术支持:甘肃星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09331505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