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征文-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爱国孝亲 >> 有奖征文

104第二届{爱国孝亲征文]流年杂忆-赵海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9-02

   

  流年杂忆

  赵海涛

   

  七月份参加一个活动,主办方送了一箱白酒,准备寄回家时,母亲说,还是不要寄回来,你爸戒酒了,不要给他看到。

  父亲虽然戒酒好几年,但我知道,如果有机会,他还是会喝,虽然不多。

  自我记事起,父亲就多应酬。他上过中学,很会算术,字也写得好,毕业后在村委会做会计,主管村里的账目收支、地亩测量分配、公粮收缴、人口宅基地分配等事务。应酬一多,便学会了喝酒。除了应酬,他平时也和朋友一起喝酒。他的酒友中,留锁叔给我印象最深。有次我和留锁叔的大儿子强强一起玩耍,他喊我们过去,用树枝在地上写一个字,问我们念什么,我们说念“玩”,他又写一个,我们说念“完”,他眯着醉醺醺的眼睛说:因为“玩”所以“完”,所以你们不能贪玩,要学习。每想到这句话,就感觉留锁叔像一个哲人。

  读初中那年,父亲不做村委会计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也没问。后来,还是二叔给我讲了其中缘由。村委要搞建设,却缺乏资金,就卖掉了村属公路两旁的白杨树。工程建好后,还剩下一笔钱,父亲建议,将这些钱平分给村民。书记和队长不同意,这些树又不是老百姓的,为啥要和他们平分?再说,僧多粥少,一家也分不了多少。“干部们”经过研究,这笔钱就被内部分配了。父亲没有领这笔钱,他辞职了。

  工作辞了,喝酒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

  父亲辞职后,开始用他积累的知识发家致富。那时农民要交公粮,还不兴外出打工,都是靠地吃饭。父亲拿出我们家三分之二的土地来种果树,果树苗是他一个朋友提供的。他买很多有关果树栽培技术的书来看,自己学着修剪树枝。果树一年年长大,可就是不见结果。父亲很纳闷,不知哪里出了问题,卖他树苗的朋友也联系不上了。父亲到县里找专家来看。专家看后说,都砍掉吧,果树苗是假的。第二天,村里人都来砍果树掘树根,拉回去当柴烧,几百棵果树两天就没有了。说来也是父亲事业不顺,继种果树之后,他又尝试着拉大棚种蔬菜、种生姜、种烟叶、种西瓜,然而,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数年的失败打击,令他身心疲惫。虽说天性乐观,但一次次做事不成,他也会怀疑自己,甚至开始思考一些比较深远的东西,比如命运。

  “命运”这个词是他从书上看到的。父亲与别的乡下人不同的是,他喜欢看书。他不抽烟,不打牌,不喜欢围坐闲聊,每有闲暇,就在家看书。书,有些是爷爷的,有些是他自己买的,我记得有古典小说、《菜根谭》、《围炉夜话》、《增广贤文》、《读者》、《青年文摘》等。我和弟弟自幼听的很多故事,便是他从书上看到转讲的。故事中的勤奋、正直、仁爱、信义、孝敬等道理一方面影响着我们兄弟的成长,一方面也多少慰籍着他的“怀疑”,他的性情变得更加平和中正,很多东西,如果得不到,他也不再强求。在《很远了,不远了》这篇散文中,我写了父亲和一个写字先生的往事。一个中秋节,有个写字先生来到村里,父亲请他写了三幅字:“乐天知命故无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乐天知命故无忧”,这是父亲非常欣赏的一句话,他认为人就应该乐天知命,就应该无忧无虑,只有乐天知命才能无忧无虑。母亲说他,这是逃避责任。他不生气,也不争辩。这三幅字一直挂在墙上,因没有装裱,我担心时日久了会损坏,就取下来,保存在我的书柜中。

  事业不成,他不再勉强,便安心种地。闲暇之余,读书饮酒,心无旁碍,倒也自得其乐。凡事他看的很开,与人相处是能让就让,能和则和,从不与人争执计较。乡下人在一起有时会“说长道短”,喜欢评论他人是非,父亲从不参与,也从不在任何场合说他人不好。很多时候,背后谈起某人,他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好,以及别人对自己的好。

  父亲虽然“乐天知命”,颇有些顺应自然的意味,但他对我兄弟的教育却很上心。他的“上心”不是苛责与督责,而是引导和示范。在《故乡通电好读书》这篇散文中,我写了小时候在煤油灯下读书写字的情形,我和弟弟写作业,父亲在旁看书,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我和弟弟都去外上学为止。

  父亲虽说与人和善,但有些事情他不仅不能容忍,反而会出头。有年春节前夕,二叔、二婶与二爷吵架,还动手打了二爷。父亲知道后,怒气冲天,赶到二叔家,将他们夫妻训斥一番,并要他们向二爷道歉。二爷说,算了,小孩子不懂事,算了。父亲到家后,母亲责备他:人家家务事,关你什么事?碍你什么了?多管闲事!父亲不争辩,也不吭声。事隔多年,我想,父亲的这次出头,并非多管闲事,至少于我和弟弟而言,意义重大。

  父亲有很多忘年交,祖父辈的及曾祖父辈的老人都喜欢和他一起喝酒说话。邻村的一个老爷爷以养鸭养鸡为生,他儿子与儿媳妇们嫌弃他,平时与他绝少来往。有次,父亲见他在田地里捡黄豆叶,父亲问他捡黄豆叶做什么。他说黄豆叶晒干后碾碎可以做卷烟,他吸的烟都是自己用黄豆叶卷的。父亲说,大爷你在这等我一会。那时我家还在种烟叶,父亲从家里取出几捆最好的烤烟叶给他送过去。晚饭时,那个老爷爷在后院喊父亲,我们到后院,看到他把两只捆着的大公鸡从围墙上扔进来,说,大兄弟,这是我养的鸡,你拿去吃啊。说完不等回话就走了。晚饭后我和父亲一起把鸡送到老爷爷家。老爷爷抹着眼泪,说,我几个儿子嫌弃我,从不进我的门,我这家很久都没人来了,老弟,你……说着,又抹眼泪。自此,每见到父亲,他都喊“老弟”,其实论辈分,父亲应该喊他“大大”(即“伯父”)。后来他又喊父亲去他家喝过几次酒,每次都喝到深夜。可不论父亲怎样喊他,他都不肯来我家。每次去他家喝酒,父亲都带上我。回来的路上,父亲讲,人老了,很可怜,怎么办呢,没办法,唉。像是说给我听,又像是自言自语。

  有时吃饭,父亲会喝一杯,用那种小酒盅,以助饭兴。很多时候我想,可惜父亲不会写诗,如果他会写诗,他笔下的生活和人生会是怎样的呢?我和弟弟外出上学后,父亲就很少教导我们了,尤其是我们成年后,父亲更是很少再给我们讲他的什么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他觉得这些东西需要我们自己去学,去体悟,他又怕自己的那些观点有可能是错的,会误导我们,所以不讲。

  每逢节日,父亲一般会邀亲朋好友来家里一聚。他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尤其亲情。亲朋好友相聚时,他总是很愉悦,会比平时多喝两杯。他会准备几种不同的酒,谁喜欢喝什么样的酒就喝什么样的酒,只要喝好就好,他自己不多喝,也不会让别人多喝,尽心尽意尽兴就好。他说,一个人有他自己的量,能喝多少他心里有数,本来他已经喝好了,你再劝他,他拗不过,一喝就过头了,这样不好。喝酒随意最好,没必要比量,也不能比量。酒是好东西,但不能比着喝,适可而止最好。他不让小孩喝酒,他认为小孩喝酒会影响智力成长。他和我们说,喝酒不用学,长大了自然就会。

  父亲喝酒,是不管酒好坏的。我们劝他,既然喝酒就要喝好一点的酒,劣酒就不要喝了。父亲却认为,酒没有好坏,只有真假,除了假酒以外的酒都是好酒。父亲是一个拙于言谈的人,在大众面前,他总是说话很少,母亲常用“木头疙瘩”来形容他。只是酒后,话才会多一些。

  很多常喝酒的人会血压高。我不知道父亲的高血压是不是因为喝酒引起的,或许不是。2012年6月奶奶的突然去世,对他打击非常大,他的高血压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那几年父亲一直在外工作,他为没能在奶奶面前尽孝而遗憾,他认为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责任,没能让劳累一辈子的奶奶在晚年享福。他悔,他恨,他痛,可是却没有一点办法。母亲说,奶奶去世后,没过多久,父亲的头发就白了很多。过了两个月,父亲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是高血压。医生开了药,让父亲好好休息,说不能再沉浸在忧伤中。连着两年,父亲的血压都高。直到前年,我认识的一个中医师父给他开了几幅中药,他吃过后才逐渐好些。

  2013年的元宵节是奶奶去世后的第一个元宵节。我们那里风俗,元宵节的晚上要给不在的亲人送灯笼。晚饭后,我和父亲带着蜡烛、纸钱、灯笼和焰火,去给奶奶送灯笼。奶奶的坟与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坟相邻,坟四周有几棵柏树,柏树下尽是干草。地里的麦苗刚齐脚脖,黑油油的;有风但不大,月亮很圆,周围村庄都在放焰火,空中鸣响不停。奶奶在世时很喜欢看焰火,一听见焰火在空响起的声音,就到屋外看,有时还会搬个凳子坐在院子里看。父亲把点着的灯笼系在坟边的小树上,点燃纸钱,纸钱顺风旋转向上,飘然远去。沉默了一会,他从口袋中掏出一小瓶酒,我没有注意到他什么时候装的。打开瓶盖,他喝了一口,然后把剩下的倒在地上。烟花缭绕,四野空寂,明月在天,寒风袭人。父亲仍旧什么都没说,我知道,他是在自责。

  关于“命运”,父亲说不清,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讲,虽然他一直信奉“乐天知命故无忧”,可什么是“天”、什么是“命”,他只是有个模糊的感觉,朦朦胧胧。大学时,我读到“乐天知命故无忧”这句话的出处,也读了一些论述“天”和“命”的典籍,回到家和他讨论,他说我讲的有道理,我说这都是书上看来的,其实我也弄不清楚究竟应该如何认识、理解“天”与“命”。何况,不同宗教、学派有不同表述,到底哪一种说法是对的呢?我问他是怎么理解的,这些年为什么一直喜欢这句话?他说,“天”就是那个“天”,“命”就是那个“命”,很多东西很难说,有些事情很难改变,是自己的不用强求,不是自己的怎么强求也没用,人应该知足常乐,好好做人,孔子说的那个“安贫乐道”就很好。他的解释没有任何出彩之处,朴实,平凡,感性,中国化。我知道,他说的这些,他是真能做到的,并且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能做到。可细想之下,我倒有些汗颜,按理说,我应该比父亲读的书多,那些道理我早就知道,但我却一直很难做到。有时候,我会将责任推给社会和教育,认为是这个大环境让我们这一代人不如父辈,即便年近而立,心态却仍旧肤浅幼稚。

  在我记忆中,父亲从未有过任何怨天尤人的言与行,即便是他的事业频受挫折之际。受挫之时,他也会彷徨、苦闷、难过,但他从未怨过谁,也没有怨过自己,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这个结局是他所不能控制的,所以凡事他不会过分逼迫自己。他也从不迁怒,从未因自己的不开心而将脾气发在母亲或我兄弟身上。母亲有时会数落他的不是,他就静静听着,从不争辩,以至于母亲说,想吵架都找不到人。

  我和弟弟读大学后,才被准许和他一起喝酒。弟弟做销售,平时多去全国各地出差,每遇到新奇的、特产的酒,会给父亲寄一些。父亲也很自觉,查出高血压后,就注意忌口,只有酒瘾上来,才会喝一口。弟弟给他寄的酒,大多他都放着,等春节我们都回来,亲朋好友相聚时,拿出来大家一起喝。

  弟弟工作结婚后,在县城买了房。搬入新家那天,父亲很开心,亲友祝贺,说苦尽甘来,他们知道父亲曾经所遭受的诸多挫折和不顺。父亲笑说,苦尽甘来,自然而然。父亲这话的后半句,不知是诸亲友在一片吆喝嬉笑声没有听到,还是听到了不解其意,竟无人回应。我知道,父亲是在说,乐天知命故无忧,这句他非常欣赏的话。父亲笑着举杯,感谢诸亲友的祝贺,一饮而尽。

   

  1

   

264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会员登录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 主办单位: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陇ICP备18003001号-1    
  • 联系电话:18993355729   邮箱:3297571911@qq.com
  • 技术支持:甘肃星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09331505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