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征文-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爱国孝亲 >> 有奖征文

060第二届{爱国孝亲征文}爷爷的抗战--周峰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9-02

   

   

  爷爷的抗战

  一位壮丁老兵的抗战记忆

  老兵不会死,只是悄然隐去——(美)麦克阿瑟

   

  西风残照,群山莽莽。落日余晖下,大别山,——一座绵延千里,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山脉,一派郁郁葱葱,仿佛一座宁静深邃的海洋。

  山坡上,一位古稀老人盘腿而坐。身边,一把桐油伞,一个斑驳的军用水壶。一身泛白的中山装,身材消瘦却并不佝偻,饱经沧桑的脸因为长期的劳作,而生成了铜褐色。青光的头皮上,少许粗硬的白发根根簇立,一双沉淀了岁月的眼睛里充满了笃定和从容。山下,一群健壮的黄牛悠然自得的吃着草……

  山涛阵阵,呼啸声在谷间回荡,仿佛千军万马,号角齐鸣,老人的思绪开始起伏不定,因为这里,曾经有一段峥嵘的岁月,一段如火的青春,一群和他一起从军乡下汉子……

  许多年来,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出这样的景象,尽管身在异乡,物是人非,我依然难以忘记。我的爷爷,一个慈祥的老人,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老汉,在平淡的乡村生活背后,却有着一段充满了血与火的抗战记忆。

  1938年7月,武汉会战爆发。

  抗日战争已经持续一年了,正面战场上,华东区域相继失守。日军占领上海,南京,沿长江直入武汉。作为九省通衢的要地,武汉,成了日寇觊觎的军事要地。

  我的家乡河南省信阳市,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多山川丘陵。至武汉约180公里,因为依托大别山,被作为保卫武汉的天然屏障。常有日军的飞机在沿途到武汉的上空盘旋,而那些被强征负责补给的挑夫们则遭受了灭顶之灾。大量的炸弹倾泻而下,拥挤不堪的路上即刻血肉纷飞。当时,十之八九的村庄均有挑夫被强征,几乎每天都有新砌起的坟堆。以至于几个月后,一听到国军抓挑夫的消息,附近村中的人畜全都藏匿在大山中。(村中存世的老人讲起这段往事时,称之为: “跑反”)

  此时前方战事吃紧,为补充兵员,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布了一项政令:凡每户有兄弟两人,必须出一人入伍,违者治罪。爷爷兄弟三人,大哥二哥都已成家,家中一贫如洗,为应付兵役,家里人给他虚报了年龄,就这么半推半就的随军开拔了,离开了那个他此前从未走出过的小村庄……

  爷爷的本名周泽馀,生于民国12年(1923年),属猪。穿上军装的那一年,他真实的年龄是15岁,当时只有一只中正式步枪的高度。

  就个人命运而言,爷爷无疑是幸运的。正当他经过简单集训,准备随部队开拔到时,前方传来指令:武汉已经沦陷,部队改道,原地方上临时入伍的新兵,因为装备陈旧,且基本都是文盲出身,缺乏战斗力,被留守地方,负责后勤保障和当地的治安。

  当地几乎没有土匪出没,村里也大多破败不堪,所谓治安工作几乎形同虚设。如此一来,这群由泥腿子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便只能负责起了前方战线上的运输和补给,以至于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连成规模的日军都没见过,仅有的几次的战斗,也仅仅是针对一群伪军的溃兵而已。几年的时间里,只是编草鞋,磨米打面,还有时不时的运送补给,打扫战场,这样的乏善可陈的描述,使得童年的我对爷爷的从军经历颇为不屑,当时受影视剧的影响,我曾经一度认为爷爷的抗战远离了战场的硝烟,既没有在血与火中厮杀的壮举,也没有体验抗战的艰难和悲壮,离英雄二字差的何止千里!

  许多年后,才渐渐明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英雄,从来就不是一个符号,不是一个特定的形象。通过爷爷口述的那些景象,也许因为年龄和文化的限制,描述的很多地理位置和年代并不一定能结合的恰到好处,但那一段悲壮的抗争记忆,那一群由壮丁组成的英雄形象,却日益清晰起来:

  1939年的正月,他们奉命去给前方送弹药,运输队在湖北麻城境内的树林里踩中了日军的地雷,一时间血肉横飞,成挑成担的子弹箱被气浪掀翻,当他醒过来时,摸到的是一个被厚棉衣包裹着流血的躯体,上前扶起的时候,躯体的头颅已被弹片切断,棉服里的碎肉被炸成一截一截……

  1941年,打扫战场,一位国军团长的遗体旁边,日夜守着一条军犬,他们用尽各种方法想把它拉走,可这条军犬只是把主人遗体上的血迹舔的干干净净,直到团长被就地下葬,几天后,它绝食而死……

  日军撤退时在沿途的田间地头留下了许多诡雷,这群壮丁队伍被指派拿着长竹竿去排雷。当地的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发现了一捆干柴,准备背回家烧饭,结果一声巨响后,等爷爷他们赶过去,只看见树枝上挂着的一片滴血的内脏……

  1942年,日军轰炸机投弹,落在河边的沙滩上。刚好赶上他们在巡逻,几个人小心翼翼的把哑火的炸弹拆分了,精钢的弹头被铸成几把锄头,铜弹壳里面挂上一个铁疙瘩,被当成了村小学门口的铃铛……

  贫苦出生,被抓壮丁入伍,正是这样的经历,爷爷后来在文革斗争中幸免于难,后来被选为村长,还被评为优秀劳动模范,于是也就有了后来我们一个50多人的大家族。

  桑田沧海,风云变幻。几十年以来,爷爷一直耕耘和守望着这片他曾经战斗过的热土,直到2001年去世。许多年以来,我一直以为,只有那些为人类和平解放事业自愿献出生命的人才能称之为英雄。现在想起爷爷,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面前,他显得渺小而又无辜,在小农思维模式的支配下,他远远没有义无反顾的投身抗日洪流的勇气和决心,即使是抗日,也不是出于内心的觉醒和抗争精神。

  爷爷如同巨浪滔天中的一片枯叶,丝毫不能主宰个人的命运,但最后抗日战争的胜利,却正是千千万万像这样的小人物努力推动的结果,他们即便身处逆境,并始终未放弃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70多年过去了,现在,他们有了一个光荣的名字:“抗战老兵”!

                                                       

  作者姓名:周峰             出生年月:1985.7.11        籍贯:河南省

  工作单位:上海埃斯凯变压器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上海嘉定区嘉定工业区兴庆路1050号        邮编:201811

  手机:13816954039     电子邮箱:zhoufeng411524@163.com 

   

   

   

   

   

   

264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会员登录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 主办单位: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陇ICP备18003001号-1    
  • 联系电话:18993355729   邮箱:3297571911@qq.com
  • 技术支持:甘肃星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09331505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