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第二届{爱国孝亲征文}感恩父母 弘扬慈孝文化-葛泉
感恩父母 弘扬慈孝文化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生命是如此的美好,我们应该对父母永远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父母养育了我们,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婴幼儿到长大成人。为了儿女的成长,他们精心护理,百般关照,日夜操劳,费尽了心血。儿女成人了,父母老了,可他们的牵挂没有断。请想一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这方面的体会。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说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不朽的诗,之所以为人喜爱,就是因为道出了天下儿女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类最圣洁的情感,由此我们也可推论,孝敬父母也是子女回报父母应尽的义务,与此相应,孝敬父母作为伦理道德规范,也将是人类探讨的永恒主题。
孝是伦理道德的基础,儿女孝亲的意愿,称为孝心;儿女孝亲的行为,称为孝行。二者合起来,称为孝道。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我们中国人把"孝"看作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准则,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在社会上就会尊敬和关心身边的人,在与人相处中,也会讲究道德,这就是所谓的"忠臣出于孝悌之家。"
孝敬父母是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开始,孝德就被人们当作“仁之本”。“百善,孝为先”成为人们立身处世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最根本的道德信条。
今天,我们要求要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首先就要关心自己的父母。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孝敬的人,能为他人、为社会、为祖国献出爱心?唐朝孟郊的《游子吟》,用春天的阳光比喻母爱,用小草比喻儿女,说明做儿女的无论怎样孝敬父母,都难以报答父母深厚的恩情!
是的,父母对儿女的恩情像大海一样深厚。我们从叭叭坠地的婴儿成长到今天,父母的操劳是无法计算的。当我们还很小时,父母一滴奶、一口饭、一把屎、一把尿地侍候;上学了,父母在照料生活的同时,还要操心我们的学习;病了,父母求医找药,日夜守护。为了孩子,父母可以作出一切牺牲。大家可曾静静地想过,父母为我们倾注了多少心血?父母对儿女的恩情,又是无私的。父母爱儿女,是无条件的爱,完完全全是一种崇高的。
“不为别的,只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一句很自然的话,折射出多么伟大的爱呵!这种完全出于一片爱心的亲情,无条件的施予,而不讨回报,是多么崇高而伟大!
父母对儿女的思情,这样深厚,这样无私,孝敬父母实在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起码道德。历史发展到今天,孝敬父母已经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孝道,既是千百年来优秀传统道德的延续,又摒弃了其中缺乏理性的内容。以二十四孝所宣扬的典型为例,老莱子彩衣娱亲近乎滑稽,郭巨奉母埋儿未免残忍,今人也不可能去效法。但是,善待父母,在父母年事已高,失去劳动能力之后,尽守儿女之责,使他们颐养天年,却是理中之义。
父母养育儿女,可谓茹苦含辛,辛劳之中寄托着无限希望。父母之恩,山莫比高,海莫比深。孝敬父母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一个人如果不能善待父母,很难设想他会善待他人。道德缺失,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在全社会彰扬孝敬父母之风,还需要做许多艰苦细致的教育工作,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更是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的责任。也希望那些遭到儿女虐待、遗弃的老人们,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伸张人间正义。
中国道德的生成、建设与发展是以家庭为中国的,家和万事兴。假如我们每个人,都从爱父母开始,就会让亲情更加融洽,继而把这种纯朴高尚的感情逐步升华为爱他人、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在家行孝,在国尽忠。所以说,提倡孝道使我们的家庭、民族得以凝聚和发展。
作者:葛泉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渔洋关合意小区 443408
电话:1354585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