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第二届{爱国孝亲征文}怀念我的父亲-王继
一至父亡万念空,忍看夜空月一轮,
北山黄土埋亲骨,南河碧水映尊容。
夏晨露珠湿纸火,春宵寒霜增体温。
静听奭夜偏闻寂,孤灯残烛照堂中。
这是我父亲去世当天我写的怀念诗。
我的父亲走过了不平凡的一生,2017年5月10日,在老家华亭县神峪乡下关村东街社老家的土炕闭上了眼睛,终年83岁。回忆父亲的一生,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的情愫。
我的父亲王禄,生于1935年10月26日,农历十一月初九,在老家华亭县神峪乡下关村东街社生活了多半辈子。他一生历经坎坷,备尝人间辛酸。我父亲出生的那一年正是抗日战争的烽火在祖国大地上点燃的时候,当时西北军孙蔚如的部队在我老家张磨村塬头社拉练,这期间我的父亲呱呱坠地,这使得他从小与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1948年,国民政府拉壮丁当兵,当时乡公所分配我家兵员1名,由于没有成年男子,我祖父就用10石麦子雇佣了一个单个子人张老九顶替,由于张老九是兵油子,临阵逃脱,公家的人找上门来,非要拉人不可,那天麻麻亮,听到狗咬和打门的声音,我大爹翻窗逃跑,家里只有13岁的我父亲,就被军队拉走,那时父亲还没有一支枪杆子高,背不动长枪,就由部队士兵轮流背着,从策底翻越关梁,到平凉休整一天后,沿草峰塬过镇原新城到达董志塬的孟坝,连长罗志文看到部队行军,带个孩子行军打仗不方便,就委托当地老乡把我父亲送回了家。解放后,国家抗美援朝,动员适龄青年踊跃参军,1952年,我父亲又被选拔参加了人民志愿军,年纪轻轻就担负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抗美援朝胜利后,1956年,我父亲转业进入华亭县公安局从事关山剿匪战斗,1958年调入平凉地区公安处从事通讯保卫工作,直到1959年复员到甘肃省商业厅驻咸阳批发二级站工作,又成了国家商业物资供销战线的一名新兵。在这里连续干了三年,1962年国家给苏联还债,粮食供应紧缺,由于长时期的装卸作业,营养不良,得了浮肿病,请假回老家疗养,半年后被单位错误精简回家。在家乡神峪乡张磨、下关两个村生活了55年,直到离世。
我的父亲非常好学,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父亲姊妹七人,他排行老二,自幼家庭生活苦难,很少就放牧耕地,参加生产劳动,共和国建立后,在当地私塾只间断上了两三年学,后来国家抗美援朝,父亲被选拔参加了志愿军,他刻苦学习射击技术,练就百步穿杨的本领,受到了官兵的好评;复员到地方后,参加关山剿匪战斗,他仔细钻研山林特点,土匪昼伏夜出的规律,很快完成了任务,还关山林区一片安宁;转业到商业部门后,面对几千种形形色色的商品,父亲按照品种、产地、材质分类,记牢价格、存放库房地点、与同事们起早贪黑,不舍昼夜,保证了甘肃日用商品供应;精简回农村后,首先面临的是吃住问题,他从头开始,学盘炕、盘灶,垒土墙,进行过千辛万苦的盘了拆,拆了盘的艰苦实践,终于掌握了这种看是普通实则难做的技术,这为以后的农村生活打下了基础;其次是学做农活,俗话说,三年能学个阴阳,三年学不出一个庄稼汉,可见当个农民多么不容易。在自给自足的农村,从种植收获、打辗装卸,既需要人力,更需要手艺,各种农具也缺一不可,不论小麦、玉米、洋芋、豆子,撒种子就是一道不易掌握的环节,种子散的稠了即浪费粮食种子又苗多长不好,撒的稀疏了地里苗不齐茬,影响粮食产量,也浪费一年时间,所谓人哄地一天,地哄人一年,一年白辛苦,打不下庄稼,在哪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因此一把抓多少种子,手指缝留多么宽,一把怎么撒,撒多么远,频率多少都是科学,来不得半点疏忽,有的人一辈子也掌握不了,因此当不了一个合格的农民,我父亲就是撒种子的行家里手,那是几十年时间,一亩亩、一行行犁沟里滚爬摔打出来的实践经验;农民种麦子从种到收几十道工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尤其是收割打辗,从顶着烈日割麦子,打腰捆麦子,垛麦子,到拉运回来再场里嗮麦子,上大垛子,摊场、翻晒、抖场、吆牛转圈、起场、扬场、晒场需要农具、需要手艺,不会转圈转不匀,麦粒下不来,不会起草起不到,麦粒落地了,不会垛麦草,冬季喂牛没有饲草,花钱买即费钱还养不好牛,第二年牛没有力气耕不好地就打不下庄稼,一家人就得饿肚子。因此样样农活都要用心苦钻细研,没有人给你说,只能自己慢慢体会,这可是一个农民一生用不尽的学问,你不要看农民土里土气,衣冠不整,但你要做庄嫁活,却不如农民一点点,因此做人不能小看任何人。再次是学木活。农村木材丰富,家里农具样样需要自己动手,做个椅子、牛耕头、打个护基模子,做个叉把簿蓝,没有木匠手艺根本不行,于是我父亲收集制做了很多木工用具,从偏斧、平顶、墨斗、推刨、凿子、钻子无所不有,家里的家具、炕桌、木柜、书架都是农闲时间父亲所做,虽然不好看,但那都渗透着父亲的心血和汗水;第四是学阴阳,俗话说,秀才学阴阳,拍手笑一场,因为秀才有文化识字,看古籍没有障碍,而我父亲只有初小文化程度,认识的字不多,在年过半百的时候,父亲拜南川一个老阴阳学习安埋起送,看风水择日子,从最原始的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入手,资料手抄了几十个笔记本,许多东西是排列的死桌子,需要记忆,尤其看地方辨别方向的“乾五坤六祸绝延生”翻来覆去意义都不一样,记不住就难以确定时间方位,这些资料被父亲背的滚瓜烂熟,像叠灵牌,这是个手艺活,如果比例不合适,根本翻不过来,也不好看,父亲做这些事情都是得心应手,做的又快又好,无人能比。就是晚年父亲得脑中风病期间,也在练习书法,抄写对联、经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父亲的这种学习精神和镜头,给了我们极大的教育,如果用这样的精力学习有什么东西学不会,如果用这样的劲头工作又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
我的父亲非常善良,是帮助人、爱戴人的典范。1984年,我考上庆阳师专中文系后,父亲给我讲了1974年他在王家寺治河工地平整土地的劳动经历,有一天快黑的时候,工地要开会,他从北边山根下往南边的河堤拉土回来,负责工地施工的村负责人袁某说你怎么这么慢,当时河堤很长,往返要六里路程,得一个小时,我父亲说我没有长翅膀,路要一步一步走呢!袁某听了不高兴,说我把你这个破坏农业学大寨的坏分子,民兵小分队捆绑伺候,当时几个年轻的基干民兵,三锤两拳就把我父亲打到爬在地上了,那时候我父亲虽然40岁的人了,但是一天没有吃饭,忍饥挨饿,勒紧裤腰带奋战在治河工地上,经过这么一折腾,就彻底病倒了,回家来晚上村里还要大会战深翻地看玉米,实在坚持不住了,我顶替老人深翻地,借助朦胧月光,干了半夜才翻了不到二分地,第二天,又忍住疼痛继续上河劳动,还要接受群众大批判,那真是过得斯文扫地、猪狗不如的日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老人家还不忘记救济贫苦人,遇到要吃的、瓜呆聋哑以及身体有残疾的人,教育我们不要起哄打骂,也不要歧视,而是送吃给喝,从来没有看不起,尤其村里的孤寡老人,他把能穿的衣服、能吃的粮食尽量周济一些,帮助这些人度过难关。村里不论谁家有红白喜事、亲戚不管谁家有什么困难,都积极帮助,从来不刻薄克扣,即是生活再苦难,再没有吃穿,也从不吝啬,宁可自己穿的破烂些,吃的不足些,也不忘记穷人,他经常对我们说,作为普通老百姓要“吃好咯、穿烂咯、遇到领导走慢咯”。有一年春节,他让我给家住在降落山的崔家姨夫送些出窖的罗卜过春节,我嫌路远,不想去,他唯一一次用竹条子打了我,我很委屈,忍着泪水跑到北山上大哭了一场,回来父亲给我讲了节日周济别人,才有人帮助你的道理,令我至今不能忘记。为此,每次回到家乡,我总喜欢到河堤边转悠,因为这里有父亲的身影,这里的一切,都浸染着父亲艰难困苦年代辛勤劳动的细节。年过花甲之后,父亲因为有看地方、看日子的手艺,经常被村民请去安土拨治地方,他也是随叫随到,从来不耽搁人家的事情。
我在小的时候,身体瘦弱,经常患病,父亲在繁忙的劳作之余经常背负我走村串乡找老中医看病,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几天不退,父亲连夜背我去上关乡找民间中医陈天爵,他认为我是感冒未愈,引起肺部虚热,就给我开了几副中药,记得回归途中,突然遇到倾盆大雨,我们到一个磨房避雨,有一个刘姓老者,也是中医世家,就开了几副面子药,我每顿吃饭放一小勺,这样半年后基本治愈。父亲这天背着我,高一脚浅一脚在风雨中穿行,浑身湿透了,雨水蒙住了眼睛,父亲被雨水冲的东倒西歪、直打趔趄。当时我就想喊:“父亲啊,您瘦弱的身躯,怎么能承载起比大山还重的压力呀!您不怕困难,不怕贫穷,不畏艰难,冒着生命的极大危险,带着我治病,却怎么就是对您自己身体不管不顾呢?”现在每当想起,我真是泪如泉涌,心如刀绞。父亲,您不但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更给了我坚毅的性格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同时也给了我踏踏实实做人做事的原则,您是我人生道路永远的灯塔和航标。
我的父亲雍容大度,是吃亏受累的典范。人们常说,能吃多大的亏就能享受多大的福气。可是我从来没有真正见过父亲享过福。在生产队的时候,我们家孩子多,劳力少,只有父母两个人挣工份,一个劳动日值不到一毛钱,一年秋天收获季节,生产队长把好的玉米、洋芋、堆子多大的都分给队里的红人、横人,轮到地主富农成员子女就是蘖棵子玉米、雌草吃剩下的洋芋、堆子小、没有人要,都是我们的,我们一家人含着泪水把这些人家当饲料喂猪填料不能吃的粮食拿回家,母亲用很多功夫晒干簸净,给我们做饭吃,当时我想不通,为什么一个生产队那么多粮食,好粮食多得分不完,怎么把发霉变质的粮食分给我们,但是那时有什么道理可讲,去哪里讲,谁给你主持公道。可是父亲却说,亏是人吃的,人亏天不亏,占便宜富不了,吃亏穷不了。几十年过去了,政策放开后,我们受尽苦难的子女个个发奋学习,人人出彩优秀,都考中大中专学校、参加了工作,走出了山村,成长为国家的栋梁,在各自的岗位为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国家兴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那些躲奸溜滑,养尊处优的人包产到户后、由于不会种庄稼,不善于经营,粮食打不下,不够吃,也不会挣钱、不知道细想,日子越过越烂场,成了贫困户,靠国家救济过日子,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父亲爱家庭,爱子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因5角钱的学费而哭闹不止,父亲没办法只好去借钱,结果钱未借下,就休了一年学,跟父亲到北山放羊,当了一年放羊娃,尤其那个膀大腰圆的骚胡子头羊,欺负我个头小,带着群羊尽吃队里的庄稼,整得我爬沟过坎、使我屁滚尿流,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磨合,我终于掌握了制服头羊的撒手锏,制服了头羊,管理羊群就成了非常轻松的事情,一个口哨,羊群就奔向我而来,放羊就变成很惬意的美差,闲的时候,还可以晒太阳,看小人书,一年羊脱的毛,父亲用宁子捻成毛线,给我们姊妹几个打成毛袜子毛手套,解决了我们冬季冻手冻脚的问题。当时村里有人还讽刺挖苦说地富家里的娃娃,不做农活,放羊尽享福,就剥夺了我们放羊的资格。还说地富的娃娃上学有啥用呢!父亲虽心里不高兴,但鼓励我不要气馁,努力学好文化课,不要看人的下眼皮活着。为了能使我们兄妹顺利的读完学业,父母亲也更加拼死拼活,为的是多挣点工分。有一年农业社年终决算,父亲高兴的领回了八十六块多钱的找补款,我们兄妹上学,再也不用东挪西借、看人脸色了。1984年9月,华亭一中毕业的我,考上了庆阳师专中文系,父亲别说有多高兴了,他脸上总挂着微笑,干活更加卖力,白天干农活,晚上做木工。原来他这样没黑没明的,是为了给我筹措上学的费用。这个时候,我对上庆阳师专有所动摇,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给我分析了利弊得失,并表示尊重我的选择,说不论在那上学,他砸锅卖铁也会供我读书的。父亲就是这样深明大义,我们兄妹六人,他都力所能及的供我们读书到自己不愿上学为止。1986年秋季我从庆阳师专毕业,被组织分配到平凉一中任教。我把第一月不到1000元的工资,一半用于购买生活日用品,拿出一半寄给父亲作为供我上学的回报。我一个农村的穷人家的笨孩子,在父亲有力的双手的助推下跳出了农门,不但全村人都感到骄傲,全家人都为我庆贺,因为我是我们下关村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大学生。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很快父母亲步入了老年行列,那种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被打破了。母亲高秀珍由于腰腿疼痛比父亲严重,所以烧炕洗衣喂猪喂牛等家务琐事,甚至于给母亲烧汤熬茶,都被父亲包办了。从父亲身上,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互敬互爱的真实含义。父亲乐于助人,亲邻友舍,不管谁家有大凡小事,他是有求必应。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他是和事佬;婚丧喜庆事宜,他是总管;男女相亲,他又是红娘。他的一生,都好像是为别人而活,都在为别人着想,爱吃亏,愿意受拖累,认为廊檐水照原窝里滴呢,前檐的水滴不到后檐里,吃亏是福,心里唯独没有他自己。
父亲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却一直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平时喜欢听收音机,家里用坏的小收音机就有10来个,什么国家大事、大政方针、疾病医疗、养老保险,凡是才发布的消息、国家大事他都能是第一时间知悉。像毛主席去世、四人帮倒台、给地主富农“摘帽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他都是第一时间知道,并讲给我们听,使我们及早就养成了关心国家大事的观念,他常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教导我们自小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1989年农历九月,我结婚后喜得贵子,我在华亭招待所准备了两桌酒席庆贺,只来了县城的亲戚,家里的亲戚都被他挡了驾,他说生了儿子已经很好了,何必再庆贺锦上添花,如果生个女儿,祝贺一下长个精神还行。原来父亲通过电视和收音机了解到,党和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反对铺张浪费、反对腐败,严禁宴请和大操大办各种酒席。父亲对我说,你是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
父亲辛劳一辈子,没有享过一天清福。父亲病重期间,我多次回家看望,2017年5月8日开始我在家守了三天,5月10日中午十一时,父亲因为一口痰没有上来,中断了呼吸,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这一时这一分。我们全家人终忍不住扑到父亲身上号啕大哭。
世界上有两种可转换的人:索取者和给予者;人世间有两种最伟大的爱:父爱与母爱;凡尘中有两件不能等的事:行善与孝顺。这三句名言警句,余音绕梁,萦回于心。令素心未央的我,久久不能平静,永世无法忘怀。记得父亲多次说过,如果他去世了,就把他埋葬到爷爷墓旁,不要砖箍墓、不要大操大办,也不要念经打醮,尽快安埋,入土为安。父亲就是这样一位深明大义、有着浓厚家国情怀、乐于付出和奉献的普通农民。
父亲虽是一个农民,但父亲的一生绝不那么平凡,那么普通,父亲终生清贫如洗,国家发的生活补助都周济了穷人。父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的,我爱我的父亲,我感谢上天给了我这样的好父亲。真后悔,在父亲的晚年,由于工作关系,距离老家较远,我没有在父亲身边,照顾料理父亲的生活,只是在节假日回去看望一下,没有尽到一个儿子应有的孝道和责任,我深感遗憾和自责。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亲,您走了三年了。这三年,我始终不相信您走了!每次回家,我到处找您,角角落落的找您!到处都有您的身影,到处浮现出您的音容笑貌!我喊您,您就是不答应一声,我只能以泪洗面,给您上一炷清香。父亲,如果有来生,我愿意继续做您的儿子,真的没有做够! 如果有在天之灵,我希望父亲能听到我的心声。如果有来生,父亲,我依然希望您做我的父亲。愿父亲九泉含笑,不再受人间疾苦!
忠厚善良华亭人,自古住在塬头村。
十岁从军打鬼子,十五扛枪援朝廷。
转业地方搞商贸,精简下放回农村,
辛辛苦苦半世纪,五女一子度光阴。
我再次用这首记叙我父亲一生的诗歌作为怀念我父亲文章的结尾,但愿父亲永远能活在我的心中。
崆峒樵夫王继儒2019年8月21日写于鹤城平凉方寸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