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3 如果没有仁 礼会如何呢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3
《论语·八佾第三》3·3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评析】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学记】 如果没有仁 礼会如何呢
夫子的这句话出现在“八佾”与“雍彻”之后,似乎是专门针对这两件事情所说。在这点上,夫子对于礼乐与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从表面看,儒家是重视“礼乐”的,在这一章可以看出,其实夫子更重仁,仁在于内,无法显现,不能把握。礼在于外,礼近仁,故而重礼。所以夫子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用”。仁在外为礼,礼在内则为仁,所以礼在此基础上,发挥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关怀,直达于人心。
人在最初的成长过程中与其他动物相比还是比较低能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吃和喝都需要另一个人来悉心的照料。而其他动物一出生,很快就可以自食其力,独立成长。人恰恰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另一个人的物质与精神的抚慰,从而培育了高能的情感世界,这种情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向外扩充,“礼”和“乐”便由此而产生,她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合理化的安排,维护了当时社会的正常运行,所以儒家重礼,更重仁。
汉五年,天下已经统一,刘邦称帝。群臣聚会,喝酒争功,喝醉了乱喊乱叫,拔出剑来击砍屋柱的种种无礼现象让刘邦颇为忧虑。皇帝后来采纳了叔孙通用“儒礼”来建立仪式的建议,通过对臣子的礼仪训练和排列,在后来举行聚会时就显示出了“礼”的庄严和肃穆。凡是陪坐在殿上的官员,都伏俯垂头,依照官位高低的顺序,起立给皇帝敬酒祝福,行酒九次,谒者宣告,宴会结束。御史大夫执行纪律,对凡是不遵照仪式的,就被领出。在整个朝会和宴会过程中没有敢大笑大叫违反礼节的。由此儒家的礼乐思想开始逐渐走向了政治的中心。
“礼乐者,出于仁而发于形,无仁则礼乐虽兴,无有是处,徒有其表。吾不知“仁”为何物,但见爱人敬人者是也。吾不知“礼”为何物,但见发于情,止于礼,不以其私而坏众规者是也。若礼乐只在“礼”上而行,是为失其仁也。今句后于八佾之舞,雍彻之乐,似有所指。”
礼与仁,发于情。
若无仁,礼何用。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仁乃人与人间之真情厚意,由此而求表达,于是有礼乐。若人心中无此一番真情厚意,则礼乐无可用。
人心之仁,则蕴蓄在内,若无内心之仁,礼乐都将失其意义。但无礼乐以为表达则吾心之仁亦无落实畅遂之所,故仁与礼,一内一外,若相反而相成。
《论语讲要》:仁,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人而不仁,则无谦让敬人克谐,无夺等美德,虽然行礼奏乐,并无实质意义。
《论语恒解》:仁即天命之性也,以其为生生理气所含,如果实之有仁,故曰仁,止此天理之良,由爱亲敬长至于百为,处处真切,事事合宜,便是仁,便是义,礼以节其太过,太过乐以致其和洽,若不仁则天良已表,五伦之地皆不致爱致敬。
《论语正义》:包曰:“言人而不仁,必不能行礼乐。”言人而不仁,必不能行礼乐。
孟子论礼乐,而推本于事亲从兄,为仁义之实,仁统四德,故此言不仁之人不能行礼乐也。
说之云:“言不仁之人,亡所施用;不仁而多材,国之患也。”亡所施用,则不能行礼乐,虽多材,只为不善而已。”
《论语集注》:游氏曰:“人而不仁,则人心亡矣,其如礼乐何哉?言虽欲用之,而礼乐不为之用也。”
程子曰:“仁者天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李氏曰:“礼乐待人,而后行。苟非其人,则虽玉帛交错,钟鼓铿锵,亦将如之何哉?”然记者序此于八佾,雍彻之后,疑其为僭礼乐者发也、
《论语点睛》:世人虽甘心为不仁,未有肯甘弃礼乐者,但既弃仁即弃礼乐,故就其不肯弃礼乐处唤醒之也。
《论语义疏》:季氏三家僭滥王者礼乐,其既不仁,则奈此礼乐何乐?
江熙云:“所贵礼乐者,以可安上治民移风易俗也。然其人存则兴,其人亡则废,而不仁之人,居得兴之地,而无能兴之道,则仁者之属,无所施之,故叹之而已。”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着,《四书集注》朱熹着,《论语点睛》蕅益大师着,《论语正义》刘宝楠着,《四书恒解》刘沅着,《论语讲要》李炳南着,《论语新解》钱穆着,《论语别裁》南怀瑾述着。
孔子简介(中):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礼”是符合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的行为准则。“仁”是一种素质,“礼”是表现形式,没有达到“仁”的境界,表现的“礼”是非礼,非礼即是无礼,没达到“仁”的境界,即使有“礼”,表现也是虚伪的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