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57 行藏勇惧 游刃有余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57
《论语·述而篇 》7.10
【原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暴虎(5)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
(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
(2)夫:语气词,相当于“吧”。
(3)三军:是当时大国所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
(4)与:在一起的意思。
(5)暴虎:空拳赤手与老虎进行搏斗。
(6)冯河:无船而徒步过河。
(7)临事而惧:惧是谨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谨慎。
【译文】孔子对颜渊说:“若能我用的话,就将此道行于世,若不用我,则将此道藏于身。能如此者,只有我和你啊!”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愿意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评析】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学记】 行藏勇惧 游刃有余
王鹏翔
夫子向来赞成颜回(即颜渊),这不仅仅只因为颜回好学,就连他行事的风格也和圣人类同,这一点在此章极为清晰。 此章之言,乃是孔子对颜回不请自说,或许是因为颜回的某种举动和行为引起了夫子的注意,让夫子有所触动。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我,此道将行于世;舍,不用我则藏,此藏是将道藏于心。用和舍,是被动的,是时代所造成的。
夫子周游列国,颜回住陋巷,师生终生所求全在道上,无心于政治权术。如果这里的用只是官职的任用,夫子三千弟子,稍加动员,一支强大的队伍能在瞬间组织起来,大多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更甚者,不乏能征善战的全才,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完全是有可能的。但这样一来,夫子还能是夫子吗?圣人的大气象由此就尽了;志向不同,观念不同,行事亦与常人不同,孔子一生欲弘道于世,复兴礼乐。
夫子所说的“用",是用他的思想,用他的政治理念,用此大道。若用,夫子就有办法将大道大行于世,建立有序的大同世界。“舍”是舍弃,不被为政者所用,道不能行于世,于是就将道藏于身。夫子游列国被困匡地,颜回紧随其后,夫子久不见颜回赶上,以为颜回死于乱中,颜回则以“夫子在,不敢死”做答。一路困厄,颠沛流离,志在此道能为世人所用。“疏食饮水”、“陋巷瓢饮”则是在藏上,无论“用”、“舍”,只在意此道是否存于心,唯夫子和颜回二人能如此!
用则临危不惧,舍则扬长而去,何等洒脱自在,一心只为道,一生向道。一心为道,不为世悲,不为己忧,乐在其中。不像今天的人,一点得失,为了升迁,搞得寝食难安,抑郁难欢,纠结到把自己都给丢了,又何必呢!
子路见夫子在褒扬颜回,自知不如颜回,但觉得自己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于是就问夫子“子行三军则谁与?”如果夫子统领三军,会选谁跟随?夫子接下来的话可能令子路有些意想不到,如果子路真能记住这番话,就不会有后来的结缨之难了。
结缨之难,记录在《左传.哀公十五年》。鲁衰公十五年,卫国之乱,卫灵公太子蒯聩(kuǎi kuì)出亡后又回到卫国时发生的。蒯聩(kuǎi kuì)有个外甥名叫孔悝(kuī),是一个地方的统领,为了建立自己的势力,蒯聩(kuǎikuì)想寻求孔悝的协助,被拒,于是孔悝被蒯聩挟持。子路是孔悝的家臣,在卫国为官的还有孔子的另一名学生子羔。子羔看情况不对,逃离了卫国,要去陈国,遇上从陈国回卫国救孔悝的子路,子羔就告诫子路:卫国情况很危险,不能再进去了。子路却觉得自己身为孔悝的臣子,不能怕死弃主,依然返回了卫国。子路质问蒯聩,为何挟持孔悝?并威胁说:“如果孔悝死,我会找人继承,永远不会和你结盟。”蒯聩惧怕,派石乞、盂黡击杀子路。子路不敌,临死时说:“君子死,冠不免。”最后一刻毅然是把帽子戴好,是为“结缨而死”。子路的尸体被蒯聩之党剁得稀烂,天地为之动容,山河为之咆哮。孔子听说子路死时的惨状,失礼痛哭,从此不吃肉酱。
夫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暴虎,就是徒手能和老虎搏斗。冯河,“冯”念“凭”意为:独身能跨越、泅渡大河。“死而无悔”,抱着必死的信念与敌作战,这是义士所为,有勇无谋者不能指挥三军,克敌制胜,所以夫子不会选择和这样的人从事军事工作。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意为遇事小心,能临战谋划的人。世人误以为孔子只能传道、复周礼,但夫子的这句话,俨然一副军事家、战略家的口吻。
《孙子兵法》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夫子对于用兵之事,非常注重谋略筹划,也很重视这方面的人事。《春秋榖(gǔ)梁传》云: “善为国者不师,善为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死,善死者不亡。”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冉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於郎,克之。”冉有曾代表季氏带领军队,在“郎”这个地方和齐军交战,并取得胜利。季康子问冉有:“你学过军事知识吗,从哪里学来的?”冉有说:“跟孔子学的。”由这些事例可以证实,夫子是懂军事的。 无论是夫子对颜回说的“用、舍、行、藏”,还是“好谋而成”均有异曲同工之妙,行藏之间尽显大道之无处不在,无处不用。读此章可知,成功的路上需要坚持,也需要方法。进退之间不忘初心,方堪大用!
【按语】用舍在人,行藏在我,求道以成仁,用则此道行于世,舍则此道藏于身。疏食饮水,陋巷瓢饮,不为世悲,不为己忧,乐在其中,此惟夫子与颜回可为也!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义士之为。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三军之大才也。夫子若统领三军,必以大才与之,非义士能成者也!子路若能领悟夫子此言,结缨之难则可免!
用舍一念间
孔颜心相宣
好谋三军冠
皆于行藏道
名家集义
钱穆曰:“有用我者,则行此道于世。不能有用我者,则藏此道在身。用舍在外,行藏在我。孔子之许颜渊,正其有此可行可藏之道在身。有是夫是字,即此道。有此道,始有所谓行藏。”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暴虎是徒手搏虎,冯河是徒步渡河。次言必须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惧则轻敌,谋则操胜算,是故能我战则克也。”
刘沅曰:“士人苟不乐道则必求用而不愿舍,又或用无可行之道,舍有难藏之情,颜子笃信圣人,无子之徳而有子之志,夫子尝使颜子子仕,对曰回有郭内郭外之田,足以自娱学,夫子之道足以自乐,不愿仕也。”
孟子谓:“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又云:“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戴氏望论语注》云:王者行师,以全取胜,不以轻敌为上。传曰:“善为国者不师,善为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死,善死者不亡。”
张岱云:“用之则见成将出来,舍处则藏了。两个“则”字,如霁则行,潦则止。
临事原非临阵,此中急宜着服。”
尹氏曰:“用舍无与于己,行藏安于所遇,命不足道也。颜子几于圣人,故亦能之。”
谢氏曰:“圣人与行藏之间,无意无必。其行非贪位,其藏非独善也。若有欲心,则不用而求行,舍之而不藏矣,是以惟颜子为可以与于此。子路虽非有欲心者,然未能无固必也,至以行三军为问,则其论益卑矣。夫子之言,盖因其失而救之。夫不谋无成,不惧小事尚然,而况于行三军乎?”
孙绰曰:“圣人徳合于天地,用契于四时,不自昏于盛明,不独曜于幽夜。颜齐其度,故动止无违,所以影射日月,绝尘于游场也。”
江熙曰:“圣人作则贤人佐,天地闭则贤人隐,用则行,舍则藏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着,《四书集注》朱熹着,《论语点睛》蕅益大师着,《四书遇》张岱着,《论语正义》刘宝楠着,《四书恒解》刘沅着,《论语新解》钱穆着,《论语讲要》李炳南着。
孔子简介(中):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审编发布:秦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