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32只求心安理得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9-12-04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32

《论语·雍也篇6.13

【原文】 子曰:“孟之反(1)不伐(2),奔(3)而殿(4),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

(1)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

(2)伐:夸耀。

(3)奔:败走。

(4)殿:殿后,在全军最后作掩护。

【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评析】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对此,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宣扬他提出的“功不独居,过不推诿”的学说,认为这是人的美德之一。

【学记】只求心安理得

王鹏翔

据《春秋》记载,鲁哀公十一年,鲁军与齐军交战,鲁军败退,按照当时的军纪,在后拒抗敌者有赏。毕竟战争是残酷的,刀枪无眼,尽管居后封赏,然而性命攸关。但孟之反主动居后,为主力撤退赢取时间。在军队进入安全地带,要入城门之际,他又突然策马向前。当时大概有很多人看到了孟之反拒敌的事情,原本是可以得到军功的,但为什么在入城的时候,反而快马加鞭地跑到前面呢?众人不得其解。他给大家的解释却显得有些轻描淡写。他说撤退时不是不想跑到前面去,而是马跑不快而已。如果真是马跑不快,那为什么在入城门之际又能跑快呢?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恐怕他拒敌是真,马不能快是假,为了不居功,所以才有如此说辞。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孟之反是属于真正为自己而活着的人。他当时冒死拒敌是出于仁义之情,在此关键时刻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以保护他人的性命。入城之际,险情已除,快马向前,是不想居功,此情不为别的,只想图个心安理得。换成是别人,败退的时候估计跑在最前面,要入城门时就故意拖到最后面,以便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在殿后的事实,从而得到奖赏。 类似这样的人在生活中特别多,领导不在的时候,能少做一点是一点,等领导快来的时候,他似乎有预知的能力,总能在领导进门前迅速地忙起来,以博取上级的好评。

【按语】孟之反殿后拒敌,仁义之举,将入门而策马向前,乃是不居功,不自伐也者。此举非为己之学者不能为之!夫子以赞其徳,足见圣人之仁处。

拒敌不畏惧

入门策马急

非是马无力

心中存仁义

名家集义

钱穆曰:“鲁与齐战于郊,鲁军大败,退奔,孟之反在殿后,掩护退军,实为勇者,当受国人迎赞,然不欲居功,及还,将入国门,乃策其马而前,告国人曰,我非勇敢在后拒敌,是马不能前进故也。不自夸功,是为美德,是以孔子称其不伐。”

马融曰:“殿在军后,前曰启,后曰殿。孟之反贤而有勇,军大奔,独在后为殿。人迎功之,不欲独有其名。”

孔疏:“军行在后曰殿,取其镇重之义。”

胡氏曰:“反即庄周所称孟之反者是也。”

谢氏曰:“人能操无欲上人之心,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而凡可以矜己夸人者,皆无足道矣。然不知学者欲上人之心无时而忘也,若孟之反,可以为法矣。”

孔安国曰:“鲁大夫孟之侧也。与齐战,军大败。不伐者,不自伐其功也。”

郑玄注:“澹台灭明者,孔子弟子,子游之同门也。步道曰径。修身。”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着,《四书集注》朱熹着,《论语点睛》蕅益大师着,《四书遇》张岱着,《论语正义》刘宝楠着,《四书恒解》刘沅着,《论语新解》钱穆着,《论语讲要》李炳南着。

孔子简介(中):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水:孟之反是属于真正为自己而活着的人。他当时冒死拒敌是出于仁义之情,在此关键时刻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以保护他人的性命。入城之际,险情已除,快马向前,是不想居功,此情不为别的,只想图个心安理得。——感悟到孟之反心如明灯,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自由自在:通过学习感悟到孟之反是个不邀功的无名英雄,其美德当今社会少见,令人佩服!


264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会员登录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 主办单位: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陇ICP备18003001号-1    
  • 联系电话:18993355729   邮箱:3297571911@qq.com
  • 技术支持:甘肃星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093315051   管理登录